第156章 引以为戒-《衣冠不南渡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这件事是记录在晋书上的晋书还不只是记载了这么一次,还记载了鬼神索命之类的事情。

      当晋书的编撰者看到这些言之确凿的晋代文献的时候,不知是怀着什么样的想法给编撰完成的。

      这很让人怀疑,这些史料是不是魏晋史官在服散后的成果作品。

      其实两汉时期的迷信色彩,更多的是在对于上天的敬畏,是一种自然和先祖崇拜,而司马懿父子几个人努力的破除了这种封建迷信的思想之后,魏晋的迷信色彩就从对上天的敬畏变成了对鬼神的敬畏和确信。

      这种迷信与清谈,无为等思想混杂在一起,造就了一个荒诞且可笑的时代。

      曹髦很希望裴秀能通过礼部来整一整天下的风气,不能总是通过杀戮来改变这些,裴秀这礼部也得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啊。

      裴秀此刻看着一旁跃跃欲试的何曾,急忙说道:“陛下不必担心,这件事,臣定然办妥!”

      裴秀自然是很害怕的。

      何曾帮自己办事,那是办事吗?到时候自己拦不住他,让他一顿乱杀,传出去就是勾结何曾一同作乱,那是要遗臭万年的。

      曹髦盯着裴秀,这厮其实很有才能,但是需要略微逼他一下。

      他相信这件事交到裴秀的手里,是一定能见到成效的。

      很快,裴秀就离开了御史台,可事情也不算这么结束,他被罚了一年的俸禄,并且喜提了一个假字,假尚书,就是类似暂时尚书,随时有被更换的可能,换句通俗的话,留职察看。

      “陛下,想来裴君也能明白您的一番苦心,往后定然不会再犯下大错。”

      何曾满脸堆笑,站在曹髦的身边。

      曹髦看向了他,“今年的秋收丰硕,比以往都高出了许多。”

      何曾一愣,赶忙说道:“恭贺陛下!天下得以大治!!”

      “大治?!杀了那么多的大臣,罢免了那么多的官员,空着那些位置,粮食产出却比上年高了那么多这说明什么?!”

      “朕如今在想,这天下的税收,一大半都落在了他人的手里!!”

      “不然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?!”

      曹髦很是愤怒,没有丝毫因税收提升而感到开心,这实在是太悲哀了。

      “往后你不要只是盯着庙堂,地方也要多派人去查看,天下的事情,不能坏在这些小人的手里!”

      “唯!!”

      何曾低着头,曹髦随即怒气冲冲的离开了此处。

      等到曹髦离开了,何曾方才擦了擦额头的汗水,郭芝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,看着远处,长叹了一声。

      “陛下的威势已成,当真是愈发的可怕了。”

      何曾对此没有发表什么看法,只是提醒道:“办好陛下所吩咐的事情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  “不要害怕得罪别人,这天下,只要不是得罪了皇帝,其余之人,谁都可以得罪。”

      曹髦驾车朝着皇宫行驶而去。

      张华看到皇帝的兴致不高,便主动说起了地方的话题。

      “陛下这识人之能,当真是令臣羡慕,都说郑公善识人,可臣觉得,郑公也不如陛下。”

      曹髦瞥了张华一眼,“茂先往后还是少与何曾往来吧。”

      张华摇着头,“臣并非是奉承,只是惊叹陛下所挑选的各地刺史。”

      “秋收能成,还是要多仰赖这些地方刺史,陛下所挑选的这些人,都是些廉洁正直的人,有他们坐镇地方,官吏们都收敛了很多”

      “陛下亲政之后,先整吏治,如今看来,这果然是对的。”

      “大魏在这一年里,已经变得有所不同,无论是庙堂还是地方,陛下在皇宫里,或许感受不够贴切,但是那些时常外出的内臣,都是这般言语的。”

      张华看到曹髦的脸色好了不少,又继续说起了更多的事。
    第(2/3)页